天山網訊(記者郭新霞報道)“家鄉,回不去了,這裡就是我的家……”1月25日,在烏魯木齊市米東區長山子鎮土梁村,吳德勝老人邊跟記者說話邊打開電視,習慣性地調到了江蘇衛視。
  現年93歲的吳德勝,1959年響應國家支邊號召,從江蘇老家來到土梁村,之後便扎根這裡。當年和吳德勝一塊來疆的江蘇老鄉約1000多人,其中74人被分配在土梁村。
  半個多世紀轉瞬即逝,如今,土梁村的第一批江蘇支邊青年,只剩下了23人……
  《映山紅》“唱”出熱血時代
  “夜半三更喲盼天明,寒冬臘月喲盼春風,若要盼得喲紅軍來,嶺上開遍喲映山紅……”這首耳熟能詳的《映山紅》,幾乎所有的支邊青年都愛聽會唱。
  楊學志老人告訴記者,從去年10月至今,每月都有志願者來看望他們,每次志願者都會唱這首歌,而每次聽到這首歌,就仿佛回到了青年時代。
  “當年我瞞著父母,不顧一切地來到新疆。”現年78歲的楊學志說,父親為了阻止他來疆,請村裡輩分高的親戚朋友讓幫忙勸說,但楊學志說什麼也不動搖。
  臨走前一天,楊學志和村裡的伙伴一一告別,在家鄉的山上,他們還採摘了很多映山紅編成花環,戴在了楊學志頭上,大家唱啊跳啊,並約定一年後回家鄉共賞映山紅。
  然而,這一走,楊學志和伙伴們徹底失去了聯繫。“老家的映山紅,漫山遍野,到處都是,紅彤彤的花瓣,粉嘟嘟的花蕊,好看極了。”楊學志說。
  坎土曼“挖”出新生活
  “那時候真苦……”談到初來新疆的生活時,朱國林老人忍不住抹了把眼淚。他告訴記者,從老家到土梁村,歷時半個多月,坐火車,換汽車,再乘卡車。
  “剛到土梁村時,這是一片荒地,只有葦子、土梁土堆,一把坎土曼。‘挖’出了我們的新生活……”朱國林告訴記者,沒有房子,大家做土塊,和泥,砌牆,挖地窩子。
  大家合用一口鍋,一起勞動,一起吃飯,一起哭,一起笑,雖然艱苦,卻對未來充滿了信心。
  因為江蘇人愛吃大米,朱國林和老鄉一起開荒、耕地、拔草、插秧,種植水稻沒有工具,他們向維吾爾族老鄉借,需要幫忙照看孩子的,鄰裡之間一聲招呼,大家都互相幫助。“大家都很團結。”朱國林說,有一次一個支邊青年的孩子掉進水坑裡,幸虧村裡的維吾爾族老鄉路過,救起了孩子,這樣的事情太多了。
  稻子收割後,支邊青年們把當地的維吾爾族老鄉叫上一起品嘗。“他們都說好吃,還向我們請教種水稻的技術和方法。”朱國林說。
  “一眨眼五十多年過去了,過去的土坯房早變成了寬敞明亮的抗震安居番村裡也鋪了水泥路,家家戶戶用著電燈電話,電視能接收全國各地衛視節默這些在以前想都不敢想。”朱國林說,憶往昔,看今朝,做夢都是甜的。
  回家——永遠的盼與痛
  “老家,回不去了……”1月25日,吳德勝老人的一聲嘆息,引發了另外22名老人的同感。
  吳德勝是一位老革命,1944年參軍,1947年入黨,曾經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東北、華北、華中、海南島的戰役,1959年來到新疆後再沒回過老家。
  如今的吳德勝已經四世同堂,他照顧著85歲生活已經不能自理的老伴。多年來,吳德勝有個願望,帶著老伴回一趟老家,看看家鄉發生了怎樣的變化。
  “以前窮,路途遠,回去不方便,現在經濟條件好了,身體卻不允許了。”吳德勝說,現在主要是通過電視畫面瞭解家鄉的變化,偶爾老家有鄉親來新疆,見面後總是忍不住心酸落淚。
  “想回家,做夢都想,可老家的親人已經不在了。”楊學志說,1977年,他回過老家,也想過留下,但新疆有太多的牽掛,最後還是回來了。
  據瞭解,半個多世紀以來,這23位老人大多只回了一兩次老家。回家,成為他們永遠的盼與痛。  (原標題:新疆土梁村的“支邊”老人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n75unzq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