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麗平 本報記者 雷宇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1月23日02版)
  為幫助身患重症的女同學王譽曄籌集醫療費, 華中師範大學300餘名博士生臨時組建了“譽曄加油”微公益組織。僅僅幾天時間,該組織就為患者籌集了10萬餘元就診款。然而,當各方力量都聚焦王譽曄,紛紛為其解囊時,這個微公益組織卻宣佈解散,只將善良和溫暖留在每一位參與者的心裡。
  “華中師大博士生大聯盟”是該校各專業各年級在讀博士生的QQ交流群。11月5日19時16分,有人在群里上傳了一篇題為《尿毒症女孩的教授夢》的文章。據文章介紹,該校歷史文化學院2012級世界史專業博士生王譽曄被診斷患有尿毒症,這個懷揣“教授夢”的山東萊州農村女孩生命垂危,急需救治款。
  由於博士生平時都忙於學業,群里一直很少有人說話。但原本冷清的QQ群因為王譽曄的病情一下子熱鬧了起來。
  政治學研究院2012級博士生祁中山留言說:“事情就發生在我們身邊。選擇冷漠無視,本無可厚非,但人生的旅途中,失去同伴之後我們還能剩下什麼呢?”越來越多的博士生開始暫停手頭的工作,參與討論,為救治王譽曄出謀劃策,有人建議找媒體,有人建議找慈善機構,有的同學提出捐錢援助。
  “不能做‘會說不會做’的博士。”祁中山在群里喊道,“大家只要覺得自己的建議可行,就去做。”
  11月6日凌晨,在雲南出差的體育學院博士生王鈞看到了消息,當即在群里發起倡議:“我想為她舉行一次義賣。有願意幫忙的小伙伴就聯繫我。”同學們紛紛表態,“支持王鈞,要人出人,要力出力。”
  “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有一個組織,這樣才能更好地凝聚力量。”在祁中山的建議下,大家決定成立“譽曄加油”微公益組織,組織實行委員會制,召集的5人任常務委員,併成立微博發佈、媒體聯絡、對外聯絡、財務管理、安全保衛、譽曄治療信息實時發佈等7個小組,各組組員由群里博士生自由報名參加。祁中山被推選為組織總指揮,負責策劃管理與協調指揮。
  在“譽曄加油”微公益組織的召集下,分屬不同院系、素不相識的同學們被調動了起來,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博士生羅蕾聯繫了在網絡媒體工作的朋友;政治學研究院博士生陳瑞欣在網上搜集了武漢所有報社電話,一一撥打,尋求幫助;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許寧寧不定期地上傳王譽曄的最新病情……
  11月7日,王鈞帶著要義賣的1000多枝玫瑰花從昆明飛回武漢。在“譽曄加油”微公益組織協調下,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柳琴和安忙忙負責接機;政治學研究院博士生陳麗麗負責搜集水桶裝花;教育學院博士生範國鋒負責聯繫樓棟宿管員,尋找擺放玫瑰花的房間;20餘名博士生主動報名,自備剪刀和膠帶,在群里公佈的停車地點等候搬放和打理玫瑰。
  當晚9時,在打理完所有玫瑰花後,“譽曄加油”微公益組織召開了第一次會議,商討11月8日和9日玫瑰義賣活動的時間、場地、形式、宣傳、人員等問題,選定了活動臨時負責人,並將會議情況及時上傳到群里,供大家討論修訂。
  11月8日,“有我們,你不再孤單——譽曄加油玫瑰義賣活動”在華中師大學子餐廳門前冒雨如期進行。短短半天,20餘位博士生就賣出了1200多枝玫瑰,募集愛心款兩萬多元。11月9日,義賣活動地點改成了人流密集的武漢市群光廣場前,一群平時不苟言笑的博士生一邊發放傳單,一邊唱歌跳舞,吸引過往路人。
  媒體報道了義賣活動,由校園髮端的愛心救助也成為一座城市的行動,武漢紅十字會、各大高校研究生會紛紛為王譽曄籌集善款,一些公司和個人也開始為她募捐。
  讓人意外的是,就在大家紛紛為“譽曄加油”微公益組織點贊、希望其繼續加油時,11月10日8時,祁中山將一份解散“譽曄加油”微公益組織的聲明上傳到了QQ群里。他說,這是大家共同商議的結果:“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和科研。現在,在輓救王譽曄這件公益活動上,內有我們華中師範大學,外有社會愛心組織和個人,他們都在積極幫助王譽曄同學。所以,我們可以放心地回到原來的狀態了。”
  從成立到解散雖然只有短短3天,但卻給參與的300多名博士生留下了難忘的回憶。對不少博士生來說,這是他們的公益“初體驗”。昔日高冷的博士形象也變得可親可感。有同學留言道:“平時博士們一直埋頭搞調查、做實驗、寫論文,很少參加聚會,被誤認為高傲或者冷漠,其實,在內心深處,博士生和所有的人一樣,充滿著熱情與愛。”
  本報武漢11月22日電  (原標題:三百名博士生的愛心“微公益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n75unzq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